哈飞车友会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查看: 1688|回复: 6

[民意] 民意是怎样打败“周老虎”的?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08-7-1 13:13:28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陕西“周老虎”终于被官方认定为造假。当事人周正龙被逮捕,13名相关官员受到处理。尽管“挺虎派”前仆后继,但是主流民意早已宣告了这个结果,并一直坚持呼吁官方查清真相。因此,这是一次值得欢呼的民意的胜利。
  鉴于这场胜利来之不易,我认为比欢呼更重要的,是总结一下民意到底是怎样获胜的。也就是说,民间舆论是怎样推动事态的良性发展,怎样有效地影响政府决策的?
  这个总结的必要性在于,民意既不必然代表正义,也不必然指向胜利。尤其是有了网络舆论空间以来,民意更多显现,也更多困扰。前者如引起广泛关注的“网络暴民”,后者如民间对一些官僚机构或垄断行业的怨声载道。
  就“周老虎”事件来说,在具体情节上,至今还是有很多迷局待解。正如有评论者指出,周正龙的造假技术并不高明,对于官方来说,鉴定其照片真伪要比设立“特别保护地检查站”,派遣一支又一支考察队,并千方百计敷衍搪塞要容易得多。之所以“迎着困难上”,背后显然有一个官僚利益网络,有人刻意阻挠真相调查。那么,这些人的活动是怎样进行的,正义的力量又是如何斗争的?这么长时间,是正常程序所必需的,还是非正常人事的耽误?这样的结果,是体制运作的必然结果,还是某些领导偶然的“高度重视”?
  尽管如此,在宏观的层面,我们还是可以进行一些总结。至少有以下三个方面值得重视:
  第一, 事情发生之后,民间舆论很快就超越了对于周正龙个人的追究,而指向对他背后乍隐乍现的公权力操纵的质疑。对于个人的监督和谴责当然也是很有必要的,但是不能逾越边界,没有约束地侵犯隐私,成为“多数人的暴力”。从“铜须门事件”、“姜岩事件”等网络事件来看,针对个人的“人肉搜索”和愤怒声讨中,这个边界是很容易被跨越的。对于公权力的质疑更有价值,而且越是深入价值越大,因为它是对一个系统的解剖。假如周正龙只是拍了一些假照片自娱自乐,或者拿去欺骗官府,但官府本身清正廉洁,明察秋毫,那么民意就没有必要如此汹汹。尤其可贵的是,主流民意一边不依不饶地追查真相,一边也对周正龙抱有适当的同情,认为他成了官僚利益的替罪羊。
  第二,民间舆论并没有被一些抽象的概念绑架,在空洞教化的泥沼里打滚,而是实实在在地研究问题,摆事实讲道理。主流民意并不是挥舞着道德的大棒乱打一气,也不是给周正龙戴上“陕西败类”、“农民叛徒”等帽子高喊口号,无论是网民还是专家学者,一开始就本着实证精神,进行非常细致的图像分析,证据查寻,情景模拟,等等。事实胜于雄辩这个常识,在这次事件中得到了充分的验证。
  第三,最重要的是,民间舆论没有被权力操控。以上两点并不是说,在这次事件中,所有的民间舆论都理性澄明。跟任何事件一样,民间舆论总是泥沙俱下,很多人撇开事实一味地羞辱谩骂,这些都是很正常的事,也并不可怕。可怕的是权力利用舆论,操控舆论,限制舆论的充分讨论。此一事件中,地方官僚也试图干预舆论,比如本地媒体上就没有充分的报道和讨论,“两会”上也没有委员和代表吭一声,都隐约可见权力之手的压制。但是整个舆论空间基本健康,并没有受到较大的限制。我相信,在没有权力幽灵的开放舆论空间中,理性的声音必然被人听见而且最终引导方向
发表于 2008-7-1 13:19:09 | 显示全部楼层
   不太了解·
发表于 2008-7-1 15:12:27 | 显示全部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08-7-1 15:31:20 | 显示全部楼层
解释一下:我们的“民意”品牌已经上升到了一个新的高度,我们的民意代表者人民大众的集体意愿,代表着正义与公平。   
发表于 2008-7-2 01:26:08 | 显示全部楼层
   民意所指 所向披沥
发表于 2008-7-2 08:18:24 | 显示全部楼层
民意不可侮
发表于 2008-7-2 09:16:43 | 显示全部楼层
真的假不了
假的真不了
*滑块验证: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无图|小黑屋|哈飞车友会 ( 鲁ICP备15020090号-4 )|网站地图| | 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

GMT+8, 2025-10-27 11:20 , Processed in 0.033782 second(s), 8 queries , Gzip On, MemCache On.

Powered by Discuz! X

© ys166.co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