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飞车友会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查看: 1260|回复: 6

[杂谈灌水] 2009年11月10日,长安汽车将在北京正式宣布兼并中航汽车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09-11-10 08:08:00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哈飞昌河的未来会更好吗?长安兼并以后会不会继续保留这两个品牌?

http://auto.163.com/special/00083KDN/changanzhonghang.html
   

    2009年11月10日,长安汽车将在北京正式宣布兼并中航汽车。这将是《汽车产业调整与振兴规划》年初出台后,中国国内汽车行业首起央企之间的奉命重组。


                 23%股份换哈飞昌河东安 长安重组中航详案曝光



核心提示:中航汽车将以旗下的哈飞汽车、昌河汽车和东安动力等全部汽车资产作价入股长安汽车。股权比例也已基本确认,长安与中航各为77:23,新合资公司将拥有9个生产基地。

版权声明:本文版权为网易汽车所有,转载请注明出处。

网易汽车11月9日报道 就在11月10日中国兵器装备集团(以下简称“兵装集团”)将要举行新闻发布会前夕,网易汽车从中航汽车内部人士透露的方案中独家获悉,中航将以汽车资产作价入股的方式进入中国长安汽车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原南方汽车,在重庆长安汽车股份有限公司持有45.55%的股权)。也就是说,长安汽车将与中航汽车旗下的哈飞汽车、昌河汽车和东安动力等全部汽车资产整合,而与此前传闻的无偿划拨方式不同。长安汽车内部人士对此予以证实。

目前,未来中国长安汽车集团股份有限公司的股权比例也已基本确认,有中航汽车内部人士透露双方最终商定的持股比例是兵装集团与中航集团各为77:23,不涉及现金交易。该人士也表示,这一比例也基本符合两家企业在汽车产能、销量和业内地位的对比。新合资公司将拥有9个生产基地,解决长安汽车产能不足的问题,释放昌河和哈飞的产能。

在面对之前就已纷传的并入长安汽车的消息,中航汽车高层,包括中航汽车董事长李方勇、总经理赵桂斌等都曾出面否认,表示中航不会放弃汽车业,但不排除与国内外企业的合作。




眼下中航集团入股中国长安汽车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并最终持有四分之一股权的方案,显然既避免了“被兼并”的敏感说法,同时也让中航集团依旧保持了一定程度上拥有汽车业务,并没有“食言”。

长安汽车内部人士向网易汽车表示,与中航汽车的重组尝试大约在一年前开始,春节前后开始提速。完成重组后,长安会向昌河、哈飞和东安动力派驻管理层,中航汽车今后将不负责具体经营。长安与昌河、哈飞的整合,分为三个阶段。第一个阶段是市场的整合,第二个阶段是产品与技术平台的整合,第三阶段才是品牌的整合。

同时长安汽车某高管还透露,长安汽车将在本月晚些时候宣布关于集团未来发展的T138战略,向成为全球第一阵营汽车制造商的目标开始进军。

关于重组之后的人事等问题,目前也逐渐明朗。在重组完成后,兵装集团董事长徐斌,将继续担任新长安集团董事长;徐留平也将继续出任新长安集团总裁。原中航汽车下辖昌河、哈飞,及东安动力三大汽车业务板块运营,将由新长安集团统一规划领导。中航将专心主营的航空业务,汽车业务不再直接介入,只保留股份分红。

根据中国汽车工业协会的数据,2008年长安汽车的销量为86万辆,中航汽车旗下两大整车企业——哈飞汽车和昌河汽车则分别为22.39万辆和11.15万辆。按此数字计算,中航系汽车资产的整车销量在新长安总量中仅占27%的份额。

2009年前三季度,受汽车下乡政策的利好影响,以微车为主打产品的这三家企业都取得了超出行业平均水平的增长。尤其是在《汽车产业调整和振兴规划》中被列入国内新“四大”之一的长安汽车,2009年前10个月取得了销量106.5万辆的成绩,实现收入61.18亿元,同比增长122%;实现净利润3.09亿元,同比增长389%,增幅居四大集团首位。




但2008年刚刚超过80万辆销量的长安汽车,与同年销量全部超过130万辆的一汽、东风和上汽等三大集团相比,依旧在规模和盈利能力上处于弱势,这也成为其最大的重组冲动所在。

据昌河汽车销售公司总经理黄小冬透露,2009年昌河汽车有望完成上调后的13万辆销量目标,而哈飞汽车也将在今年达到28万辆的产能。可以说在这三个同以微车为重的企业中,长安汽车作为目前的微车行业第二,依旧保持相对强势地位。

这种业务和产品上的一致性,也成为外界看好这次合作的主要原因之一。据昌河汽车副总经理朱建此前表示,中航汽车内部的两家整车企业,目前已经实现了采购方面的统一,以提高议价能力,降低成本。相信随着长安、哈飞和昌河的整合,类似的优势还将进一步体现。

同时,对于这个《汽车产业调整和振兴规划》公布后第一宗央企间的兼并案,也有业内人士透露,这种规模企业的合并重组,仅靠国资委的引导已经很难实现,长安汽车与中航汽车的合背后,至少要有一位中央领导在推动。对于军工系统内部的这宗堪称“第一”的汽车业务整合案例,政府的重视也由此可见一斑。

尽管也有外界评论担心长安与中航汽车的合并是否会存在后续的整合困难,并质疑长安汽车此举是否单纯为了销量数据,以早日实现徐留平对长安汽车2010年达到销售200万辆的目标,但也有内部人士透露未来的新集团仍将保持旗下各个企业的独立运作,只是将以类似目前中航汽车内部协调的方式,实现未来形成合力的局面。

如果考虑同为军工系的背景,以及长安和中航旗下企业的相似性,甚至还有如铃木这样的共同合资伙伴,以及东安动力这样的优质配套体系资产,未来的长安—中航汽车集团或许值得期待。



(本文来源:网易汽车 作者:赵润)
发表于 2009-11-10 08:19:51 | 显示全部楼层
发表于 2009-11-10 08:48:04 | 显示全部楼层
也许是好事
发表于 2009-11-10 10:09:41 | 显示全部楼层
质量好 就行 合不合的无所谓
发表于 2009-11-10 10:43:53 | 显示全部楼层
发表于 2009-11-10 11:52:53 | 显示全部楼层
反正是国家企业合并对我们来说没什么大的影响,只要能稳步提高质量就可以,打出自己的品牌才是最终目的
发表于 2009-11-10 22:24:00 | 显示全部楼层
*滑块验证: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无图|小黑屋|哈飞车友会 ( 鲁ICP备15020090号-1 )|网站地图| | 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

GMT+8, 2025-7-14 08:44 , Processed in 0.036179 second(s), 6 queries , Gzip On, MemCache On.

Powered by Discuz! X

© ys166.co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