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飞车友会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查看: 1515|回复: 15

[民意] 哈飞董事长杜毅:不改革 哈飞只能等死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09-12-9 13:28:10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新浪汽车讯 哈尔滨哈飞汽车工业集团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哈飞汽车)董事长兼总经理杜毅最近非常忙,这位上任仅40几天的汽车企业掌门人,却在任上经历了两件大事:管理干部竞聘上岗和哈飞并入中国长安汽车集团。

  哈飞汽车作为一家老牌军工背景国有企业,这两件大事可谓影响深远,无疑也与企业自身发展现状有着不可分割的原因。

  哈飞汽车上个世纪80年代初由军转民开始进入汽车产业,至今已经走过了近30年的风雨历程,哈飞汽车曾经有过占据全国微车市场半壁江山的辉煌,有过在汽车行业排名第八、第九的徘徊。

  哈飞汽车作为一家下属企业包括哈飞汽车股份有限公司、东安动力、深圳分公司、威海分公司,资产总额近93.6亿元的大型国有汽车企业,长期以来坚持自主发展道路,在发展自主品牌道路上却走得异常艰难,近年来市场份额一直在下降,公司持续处于亏损状态,今年以来微型客车松花江中意、哈飞民意销量上升颇为明显,但市场份额并没有相应的有所扩大,轿车也就哈飞路宝销量还时不时让这个品牌露下脸。

  在接受新浪汽车采访期间,杜毅深感“按现在的状态,哈飞汽车不可能发展好,必然是死”,哈飞只有摒弃老国有企业观念旧、惰性重的缺点,大刀阔斧的进行一次改革,完全按照市场规则,竞争上岗、能者上、庸者下,破除国有计划经济企业思维和管理模式,才能够涅磐重生。

  杜毅介绍,从去年年底开始的“人事体制改革”,把车间的经管室、调度室、质量工艺技术全部归口,第一阶段我们车间的班组长包括管理部门的室、主任一级,现在基本上已经全部都竞聘完上岗,重新下岗,重新竞聘上岗,“这一个多月,现在研发、室主任全部竞聘上岗,所有的大区经理全部竞聘完上岗,大区经理由原来的16个增加到现在的20个”。

  也就这场轰轰烈烈的哈飞自身改革进行中,11月10日,中国兵器装备集团公司、中国航空工业集团公司在人民大会堂隆重举行重组中国长安汽车集团股份有限公司签字仪式,拉开了中国汽车行业极具震撼力的重组整合大幕,在资产重组计划中,哈飞汽车并入新的中国长安汽车集团中。

  中航工业某位高层此前告诉笔者,在长达9个月的谈判过程中,中航工业也是一直在犹豫,但哈飞、昌河的现状不容得我们再犹豫,同为军工企业旗下的长安汽车近年来的发展风生水起,此次战略重组对昌河、哈飞无疑是难得的历史机遇,他们将得到更多的资源以实现更高、更快地发展。

  杜毅也坦言,哈飞以前用的是飞机企业管理模式,长期受计划经济思维的制约,在管理和市场思维方面,哈飞需要向长安学习,“新长安汽车集团工作组负责人吴雪松在管理上的想法很强,他在这个过程中也给我们出了一些主意,帮我们想一些办法,现在相当于我们的顾问”。

  前路漫漫,哈飞汽车在经历了管理干部竞聘上岗和并入中国长安汽车集团两件大事之后,将怎样前行呢?在长安汽车集团总裁徐留平承诺六个“稳定”之后,哈飞汽车董事长兼总经理杜毅自信满满的勾勒出了哈飞今后的发展战略:明年销量目标30万辆、16个销售大区变为20个、三大战略建设渠道、重点发展微型客车、大力拓展海外市场、继续与PSA就合作项目展开谈判。文/王禁
2009126211512.jpg
 楼主| 发表于 2009-12-9 13:29:22 | 显示全部楼层
今年以来,哈飞汽车销量一路走高,11月产销量高达2.1万辆,同比增长1倍,预计年销量将首次达到24万辆,其中出口占2.2万辆。

  杜毅告诉笔者,哈飞汽车销量在20万左右徘徊了大约5年,甚至更长点时间,今年首次达到24万,明年汽车平均增长10%,微车国家下乡政策肯定不会变,微车要达到30%的话,我们明年就能达到30万辆,其中微型客车要占到80%以上,销量达到25万辆。

  他认为,明年汽车市场还会稳步发展,中国汽车稳步发展十年应该没有问题,基本上达到年产2000万辆或者多一些,明年汽车还会稳步发展,大概百分之十几的增长。

  在产品规划方面,明年仍以发展微型客车为主,对部分乘用车进行改款,保证一款新车冲上量。

  明年乘用车有几个新款:比如2010款赛豹主要改内饰、2010款路宝改内饰和外观,还有今年刚推出的“新世纪赛马”,光想着出新车不行,关键是要将现有车型的量做上去。

  哈飞汽车多年来在微车领域有品牌优势,轿车相对来说要弱得多。就在3、4年前,哈飞汽车开始涉足轿车业务,但残酷的市场竞争让哈飞轿车业务颇为“失意”,实际上经过这3、4年,我们的战略已经调整过来了,重点发展微型客车。

  我们自己现在的定位就是要把新出的“小霸王”做起来,今年“民意”系列可以做到超过12万辆,一个产品做不到10万没有任何意义,做到30万、40万才可以。

  按照更高的说法,微车企业微车做不到100万,这个企业没有生存价值,微车溢价太低,没有规模作为载体很难出效益,所以我们的想法以后车型不会很多,同时一个车型最起码要奔着10万辆的坎儿。

  在渠道建设方面,哈飞汽车销售网络要下沉,一定要做好二三级城市甚至再往下一点的城市开发出来。

  长期以来,哈飞汽车销量主要集中在大城市,原先北京地区是最集中的,但是现在看起来不行,而且增量主要不是城市的增量,一线的城市网都在往外面跑,挤到周边,要鼓励大城市的大经销商往下开发它的二级网。

  哈飞汽车特点:亮丽,外观瞅着很漂亮,质量也很不错,但大城市以外的消费者根本接触不到,未来我们要重点开拓哈飞汽车往小城市、城镇去。

  目前我们单点营销能力非常差,包括二级经销商,一些假的二级经销商网点可能就挂一个牌子,根本没有实力去进车。

  在区域布局方面,我们基本上是三个战略:

  第一,在现有的优势传统地区有一个稳固,以考核它的占有率为主,包括黑龙江、内蒙古。

  第二,我们要主攻的区域,主要集中在中原一带,这也是商家必争的,7、8年以前山东、河南、河北都是哈飞的天下,这是我们主攻的区域。

  第三,调整的区域以南方为主,调整成点的突破,相对来说要放一放。
2009126211911.jpg
 楼主| 发表于 2009-12-9 13:30:30 | 显示全部楼层
自杜毅上任哈飞汽车董事长兼总经理一职以来,他十分重视强调新思想、新观念,并且在生产物流管理、财务管理等方面进行了一系列人事改革,力度之大、波及范围之广,在哈飞前所未有。

  首先,调整思想,管理干部所有的工作跟市场要接轨,所有的管理都要跟市场接轨,物流、研发的管理、销售的管理包括生产的管理、财务的管理必须要跟市场接轨,必须要突破我们原有的国有企业,特别是军工计划经济企业的思维。

  我们这么多年脑袋还沉浸在原先的国有企业,特别是国有计划经济企业那种思维里,没有市场竞争的意识,计划经济是领导安排你这样,所以我总觉得我们的思想没有脱离出来,还固守着原先的思维。

  2004年以后汽车业高速发展,一些企业加快推出新车型,销量蒸蒸日上,恰恰我们开始转折,我们不发展了,但我们也推出了新产品,但是没有新思想,没有决心,打这个市场也没有决心。

  我们现在必须要彻底换掉旧观念,行就拉出来遛遛,不行就下岗。

  其次,进行人事改革,竞聘上岗,能者上,庸者下。

  据了解,哈飞汽车现有职工5400余人,其中有中高级技术管理人员近700人。   

  去年年底,我们开始进行人事和管理改革,包括一级化管理,把车间的经管室、调度室、质量工艺技术全部归口,把车间从职能上,由原来的工作做成真正的操作工、执行工。

  第一阶段我们车间的班组长包括我们这些管理部门的室、主任一级,现在基本上已经全部都竞聘完上岗,重新下岗,重新竞聘上岗。

  这一个多月,我们最重要的部门研发部门和市场销售部门也在进行这项改革,所有干部岗位空额的,比如有退休、调走的全部都是竞聘上岗。

  在哈飞汽车销售公司,进行了第一次整个大区经理全部下岗,重新招聘上岗,区域原先是16个,做成20个。

  原先都很担心,大区换了,销量会影响等等,最后我们下定决心,按现在的状态哈飞汽车不可能发展好,必然是死。所以,我们强调必须改革,重新招聘,按照地区的量、市场占有率招聘职位,能者上。
 楼主| 发表于 2009-12-9 13:31:13 | 显示全部楼层
在这场轰轰烈烈的改革中,新长安汽车集团派驻哈飞工作组负责人吴雪松自从来到哈飞以后,几乎全程参与这次改革。

  杜毅告诉笔者,吴雪松对这次改革的总体感觉很好,应该说跟我们原先班子探讨的思路和方向应该是一致的。

  那么工作组来到哈飞主要是什么呢?杜毅称,主要是了解企业各方面的情况,摸清底子,吴雪松在管理上的想法很强,他在这个过程中也给我们出了一些主意,帮我们想一些办法,现在相当于我们的顾问。

  就在11月25日,中国长安汽车集团总裁徐留平来到哈飞汽车,与企业管理层进行沟通,再次强调他的“十六个”字分针:优势互补、合作共赢、资源共享、融成一家。

  徐留平还就哈飞汽车发展提出了“六个相对稳定”:领导班子成员相对稳定、中层干部相对稳定、员工相对稳定、收入相对稳定、供应商体系相对稳定、品牌渠道相对稳定。

  杜毅坦诚,哈飞整合到新长安汽车集团后,企业管理干部担心“位置问题”,徐总来到哈飞就整合之后的一些想法跟我们来沟通、传达,这样让我们心里有了低。
 楼主| 发表于 2009-12-9 13:31:50 | 显示全部楼层
 长安哈飞昌河微车今后不再自相残杀 哈飞暂不需新长安提供资金和产品

  长安、哈飞、昌河都由微车起家,在新长安的构架中,微车板块是不容忽视的一环,微车虽然市场前景巨大,但利润微薄也是不争的事实,微车企业要想占领这一市场,就必须在确保产品品质的前提下有效控制生产成本。未来新长安汽车集团会不会整合旗下三家企业的微车渠道呢?

  杜毅认为微车市场容量太大,不能说你卖一个品牌的量比卖两个品牌车的量大。

  整合渠道是难,但今后三家企业更多的共用渠道却是能够办到,在同一家经销商店会有不同的品牌经理,可能它下面20个品牌都在卖,每个品牌有每个品牌的经理。

  现阶段哈飞、昌河、长安品牌将主攻各自优势市场,避免在对方主战场的恶性“自相残杀”。而下一步新长安将整合研发等资源,合理布局,通过共享整车平台等方式降低成本,形成竞争合力。

   并入新长安汽车集团之后,哈飞目前是否需要集团给予资金和产品支持呢?杜毅表示,暂时未想过要新长安汽车集团提供资金和产品支持。

  整合之后,我们不想依靠它、依托谁去做什么,我们的根还是自己努力才是最关键的,别人的支持都要转化成你的东西,这些年的支持还少吗?为什么没做上去?所以,我们更多注重是自己怎么提升。

  现在哈飞汽车有40万的产能,但我们实际上还存在放空产能的问题,我们要发挥我的能力,把资源发挥出来,从我们自身来说,还没有想到(新长安汽车集团)再给我点钱吧,要不我就过不下去了,现在我们这个企业的现金流还没到周转不了了。

  或者再给我们个车型,拿个车型就能卖好吗?也不敢说,这些事情还没有仔细去考虑,我们现在还在闷头做自己的事情。

  我们的新领导班子上任,我所想的是我们肯定是有信心要把它干好,如果没有信心把它干好我也不干这个事了。
 楼主| 发表于 2009-12-9 13:32:22 | 显示全部楼层
 psa合作项目仍在继续谈判 曾今后四次改型论证

  兵装与中航重组中国长安汽车集团之前,哈飞与法国PSA(标致雪铁龙集团)曾以哈飞汽车深圳基地合资进行谈判,目前哈飞与PSA谈判进展如何呢?

  据了解,PSA已经表达了希望与新长安汽车集团就成立合资公司一事继续谈判的愿望。

  哈飞汽车深圳基地现有产能5万辆,但基地占地高达60万平米,即使产能扩展到20万也是轻而易举的,从中国长安的角度来说,跟PSA合作,与福特、铃木合作一个道理,也是壮大企业一个很好的机会。

  但杜毅表示,与PSA谈判需要的时间太长了,此前深圳基地那条生产线至少进行过四次改型论证,一会儿商务车,一会儿家庭轿车,论证资料特别多,但最后也没个决策。
 楼主| 发表于 2009-12-9 13:32:57 | 显示全部楼层
 哈飞汽车微车出口第一

  今年全国汽车出口大约下滑了50%,但哈飞仅下滑百分之十几,出口微车仍是遥遥领先。

  杜毅介绍,今年哈飞出口汽车达到2.2万辆,其中微车出口突破2万辆,全国居首。

  自2001年第一批哈飞汽车驶出国门试水苏丹,截至目前已经出口到全球40多个国家和地区,累计出口突破15万辆大关。哈飞汽车连续多年,在我国自主品牌汽车出口榜中名列前茅。

  杜毅表示,哈飞汽车在国际市场上越行越畅,首先归功于哈飞汽车是拥有自主知识产权、自主商标和自主品牌的企业,凭借全系列产品的自主产权,近两年哈飞汽车与伊朗、埃及、土耳其等国在诸多技术合作项目上均小有斩获。

  其次,哈飞汽车在国外的性价比比较好,我们出口地区比较多,国外的经销商看好哈飞汽车的质量。

  再次,我们整个出口的思路比较好,我们更多是靠经销商的实力,因为国外的经销商更懂当地的文化、法律,更有人脉。

  我们这十年累计出口15万辆,我们出口增长一直比较平稳,可能偶尔有个企业今年某一个地区用一些什么政策打起来,随后又下去了,但我们没有大起大落。
 楼主| 发表于 2009-12-9 13:33:36 | 显示全部楼层
赛豹电动汽车将出两个版本

  另外,今年我们30辆哈飞赛豹高速电动车样车已经运往了美国,明年下半年该车将小批量出口美国。

  据了解,目前赛豹纯电动轿车项目是由哈飞汽车与美国迈尔斯汽车集团、天津清源公司三方合作开发的,采用了世界领先的锂离子动力电池,具有续航里程长等优点。

  杜毅表示,哈飞赛豹高速电动车续航里程能达到200公里,最高车速可达到每小时130公里,这算是电动汽车商务化程度最好的情况,但它还是有再次充电时间过长的缺憾,加上目前国内相关配套设施也不够完善,所以赛豹纯电动轿车中国版将仅限于政府采购范围。

  我们赛豹电动车出口明年3月份做一个仪式,销往国内的赛豹电动车正在等待政府的订单,我们希望黑龙江当地政府能做个表率,先期采购我们的电动车。

  由于美国政府严格执行排放法规,大力提倡汽车企业发展新能源汽车,哈飞汽车在美国的合作方迈尔斯汽车集团提出直接与哈飞汽车合作开发生产出口到美国的哈飞赛豹纯电动汽车,天津清源公司将不在此合作范围内,我们今后与清源公司的合作将仅限于生产国内版的哈飞赛豹纯电动汽车。

  国内版的哈飞赛豹纯电动汽车11月已经进入国家首批“高速电动车生产目录”,也是国内唯一进入生产目录的车型。

  按计划,赛豹电动汽车将在2010年7月投产并实现小批量出口美国,2013年底有望达到3万辆产量,杜毅表示,迈尔斯汽车集团目前已经收到很多电动汽车订单,赛豹电动汽车明年出口几百辆,2011年大概是5000辆,2012年突破2万辆。
 楼主| 发表于 2009-12-9 13:35:20 | 显示全部楼层
2009126211951.jpg
2009126212057.jpg
发表于 2009-12-9 13:46:51 | 显示全部楼层
*滑块验证: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无图|小黑屋|哈飞车友会 ( 鲁ICP备15020090号-4 )|网站地图| | 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

GMT+8, 2025-10-13 03:12 , Processed in 0.019215 second(s), 8 queries , Gzip On, MemCache On.

Powered by Discuz! X

© ys166.co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