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飞车友会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查看: 1402|回复: 5

[技术交流] 有关机油的知识,希望对大家有用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0-6-8 14:02:04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机油质量的划分:

一.是看API 标准(即"美国石油协会"标准)。

这是一个综合衡量机油质量高低的标准,油质量由低至高依次划分为:SA、SB、SC、SD、SE、SF、SG、SH、SJ、SL等级。SL是目

前世界品质级别最高的机油。
等级
SA 1930 年代初期,纯矿物油,不含添加剂.
SB 194O 年代后期,首只含添加剂的机油,含有些防锈剂及防氧化剂.
SC 1964 提供防止高温及低温沉积、磨损、锈蚀及腐蚀的保护.
SD 1968 表现比SC机油好.
SE 1972 更多防止氧化、锈蚀、腐蚀及高温沉积的保护.
SF 1980实施,防油泥、防积污、酸安定性、耐磨性等优於SE氧化稳定性较SE为佳.
SG 1989年实施,耐磨性、耐高温、抗氧化性、清净性、防油泥、分散性等优於SF。
对发动机沉积、机油氧化及发动机磨损的控制较SF为佳.
SH 1992年制订,1993 测试通过程序较SG严格.1994年实施,SH规范内容与SG相
同,但SG对於送测时不合格项目可以日后补测直到全部合格为止,而SH於送测
时必须一次全部合格
SJ 1996年制订,1997年实施,为目前最高等级机油,适用於目前所有汽油引擎
SL 2002年 SJ级别的升级版本


二.是SAE 标准(即"美国汽车工程学会"标准)。
这是衡量机油粘度的标准 , 又分为单式粘度和复式粘度。例如: SAE40 (单式粘度) , SAE15W-50(复式粘度)。在复式粘度中,W即冬天的意思 ,
W前数字越小机油越耐低温 ; W后面的数字越大 , 高温油膜保持能力越好。

表一:符合SAE规格之DIN51511规范

SAE规格
低温黏度mPa· s
启动最低温
100° C时黏度Cst

0W
-30° C时3250
–35° C
Min3.8

5W
-25° C时3500
–30° C
Min3.8

10W
-20° C时3500
–25° C
Min4.1

15W
-15° C时3500
–20° C
Min5.6

20W
-10° C时4500
–15° C
Min5.6

25W
-5° C时6000
–10° C
Min9.3

20


Min5.6 Max9.3

30


Min9.3 Max12.5

40


Min12.5 Max16.3

50


Min16.3 Max21.9


引擎机油对於黏度的需求有:

低温启动性好:即低温时黏度要低,使得机油能迅速流动到达各机件以发挥保护功能。根据美国寒冷地区的引擎实验,引擎磨损有70%是启动时造成的,尤其是冷车启动造成的磨损极大,只有30%磨损才是运转中造成的。台湾的气候没有美国寒冷,启动造成的磨损比例没有美国严重。从上面数据知道,低温流动性好的机油可大大减少引擎磨损,美国MOBIL公司曾就20W50机油和5W30机油做启动磨损实验,发现20W50机油造成的磨损量约为5W30机油的2倍多。
寒冰时机油不可结冻:结冻的机油会打坏启动马达,严重时造成引擎大故障,这和冷却水箱不可结冻原理一样。在台湾的冬天,车子可到达最冷的地方是合欢山的清晨,假设温度是- 5° C,单级#40机油凝固点约是- 9° C,那麼可使用单级#40号机油上合欢山吗?不妥,因为此时机油虽没有结冻,但黏度非常高,像麦芽糖一样,车子很难发动,就算勉强发动起来,冷启动磨损可能造成引擎内伤了。适合冬天合欢山清晨的机油是15W、10W、5W、0W等机油,其中15W是可接受的黏度,10W已是令人满意了,5W和0W以上效果当然更好,但价钱昂贵。
高温时机油黏度够:黏度够才有强韧的油膜,在机件与机件间的油膜强韧不破裂才可发挥保护机件功能,否则油膜破裂造成机件快速磨损。通常夏天温度30° C,适用#30机油,40° C适用#40机油,50° C适用#50机油,但也要配合车辆负荷、操驾激烈程度、引擎新旧程度做调整,待会后面有更详细介绍。像沙乌地阿拉伯全年高热气温约50° C,所以使用#50机油。在台湾的夏天,从台北至垦丁最热约40° C,所以基本上最适用於台湾的是#40机油,但这只是基本选用原则,实际上每个人要根据自己用车情况调整,有人适用#30机油,有人适用#50机油,甚至赛车选手适用#60机油。
高温时黏度不要太高:黏度太高会阻碍活塞在气缸壁上的滑动,成为引擎内阻力,使引擎耗油、引擎温度上升、转速拉不上来、马力无法发挥等问题。较稀的机油阻力低,比较省油,但又怕机油太稀没有足够强韧油膜保护机件,所以机油黏度的选用必须在省油与抗磨之间取得适当平衡。
黏度指数要高:普通机油在低温时通常黏度很高,高温时通常黏度很低,这种高低温的黏度差异称为黏度指数,一款好机油在高低温的黏度差异越小越好,也就是黏度指数要高。通常黏度指数的比较是以40° C的黏度和100° C的黏度来计算。有些添加剂可改善黏度指数,所以通常机油添加黏度指数改善剂,可改善高低温的黏度差异,使成为复级机油如10W40,低温时符合10W流动性,高温时符合#40黏度。
根据个人用车状况调整:
(1)新车的活塞与气缸间隙小,且机件活动面尚未磨配(run in),适合较稀的机油,因为稀机油容易进入紧密间隙中,且可以帮助磨配。待磨配完成后再改用正常黏度机油。

(2)车辆在80000km内,活塞与气缸磨损不多,间隙正常,可选用正常黏度。

(3)旧车在80000km以上,活塞与气缸间隙已稍磨损,间隙稍大,可选用较黏机油,以帮助间隙的密封性。

(4)都市用车、常塞车、慢速龟爬者,因慢速塞车易引起引擎高温,宜选用较黏机油。

(5)高速公路或长途用车多者,因引擎温度正常,选用正常黏度即可。

(6)轻负荷引擎譬如轿车,宜选用正常黏度机油。

(7)重负荷引擎譬如货车,或是常常满载的轿车、常爬山长陡坡的车,宜选用较黏机油。

(8)激烈操驾者,如常急加速、引擎转速高、赛车者,宜选用黏机油,对於引擎常逼近红线区者宜选用#60机油。
发表于 2010-6-8 14:21:50 | 显示全部楼层
辛苦了
谢谢
发表于 2010-6-8 14:28:33 | 显示全部楼层
还是合成机油好啊
发表于 2010-6-8 17:36:39 | 显示全部楼层
    
发表于 2010-6-17 23:06:50 | 显示全部楼层
发表于 2010-6-20 18:00:03 | 显示全部楼层
*滑块验证: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无图|小黑屋|哈飞车友会 ( 鲁ICP备15020090号-4 )|网站地图| | 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

GMT+8, 2025-7-10 04:57 , Processed in 0.018467 second(s), 7 queries , Gzip On, MemCache On.

Powered by Discuz! X

© ys166.co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